Beauty的電腦小畫家畫作
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
紫嘯鶇(ㄉㄨㄥ)(學名:Myophonus caeruleus)
鶲科嘯鶇屬的鳥類,主要棲息於多石的山溪或崎嶇岩石間。
為一種能發出哨聲的鶇科鳥類,最先生長於印度次大陸的喜馬拉雅山一帶,
然後逐漸擴展到東南亞。生長在台灣的稱為台灣紫嘯鶇。
牠之所以出名,是因為在黎明或黃昏時常會發出像人類口哨的巨大叫聲。
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
虎皮鹦鹉(学名:Melopsittacus undulatus)
虎皮鸚鵡是一種體形較小的
鸚鵡
,連同
尾羽
體長在
18
公分
左右,
人工飼養種的體形略大於野生種。原生種主要為黃綠色型。
頭羽和背羽一般呈黃色且有黑色條紋,毛色和條紋猶如虎皮一般,
所以稱為虎皮鸚鵡。
虎皮鸚鵡最早的顏色變異出現在
1850
年代,從此很多人熱衷於培育各種色型的品種。
目前人工培育出的主要色型有藍色、黃色、白色(白化種)等,
有的品種同時具備多種顏色。有些人工種的頭背部的黑斑暗淡甚至全無。
虎皮鸚鵡以各種植物的種子、漿果及植物的嫩芽、嫩葉為食,
到秋季飛到田間啄食穀物。
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
冠藍鴉(學名:Cyanocitta cristata)
冠藍鴉生活在多種不同類型的棲息地,它們偏愛包括
橡樹
和
山毛櫸
的混合林,
冠藍鴉從喙至尾體長
22
-
30
厘米
,頂冠明顯,可受它們心情的影響而升降。
雄鳥和雌鳥外形幾乎完全相同,只不過雄鳥體型稍大,它們的喙很強壯,
能咬開
堅果
和
橡子
,這樣就可以吃穀物和種子,
不過它們也覓食昆蟲,如
甲蟲
、
蚱蜢
和
毛蟲
。
冠藍鴉的藍色並不是由
色素
顯現,而是由於光在羽毛內部發生
干涉
而導致的結果,
如果藍色羽毛被碾碎的話,由於內部結構被破壞,藍色就消失了,
而是會顯現出羽毛本身由
黑色素
顯現出的棕褐色
[3]
。
由這種方式顯現出的顏色被稱為
結構色彩
。
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
鯨頭鸛(學名:Balaeniceps rex)
是一種與
鸛科
相親的非常大的
鳥
,它是
鯨頭鸛科
和
鯨頭鸛屬
唯一的一個
種
。
它的名稱來自於它強大的
喙
。
鯨頭鸛身長可達
150
公分
,成年鳥羽主要為灰色,幼鳥的羽毛主要為棕色。
鯨頭鸛生活在
非洲
東部熱帶地區從
蘇丹共和國
到
尚比亞
的巨大沼澤地區。
鯨頭鸛在泥水中捕魚,其食物主要是
肺魚類
或類似的魚。
它們的巢築在地面上,每次產兩枚卵。
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
綠背山雀,學名Parus monticolus
英文名
Green-backed Tit
,也叫青背山雀,是一種棲息於中低
海拔
山區的雀鳥。
綠背山雀為體形較大之山雀科鳥類,其體長約為
13
-
14
厘米,
黑色頭頸,
左右臉頰上的白斑,體下腹中央有黑色縱帶為其主要特徵,
腹部兩側黃色。
綠背山雀雄雌同形同色。
雌鳥腹面的黑色縱帶較窄較短。
鳴聲悅耳且富變化。以昆蟲為主食。合群友善,
冬季會垂直降遷到低海拔山區,或平原渡冬,春季又移棲到高山繁殖。
分布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區,
1000~2500
公尺
,為台灣普遍之特有亞種留鳥。
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
北美紅雀(學名Cardinalis cardinalis)
是
北美洲
紅鳥屬
下的一種
鳥類
。它們分布在南
加拿大
,
經
美國
東部
緬因州
至
德克薩斯州
,南下至
墨西哥
,
也有分布在
夏威夷
的大島及
瓦胡島
。
它們棲息在林地、
花園
、叢林及
沼澤
。
北美紅雀的體型呈中等大小,
體長
20-23
公分
,翼展
25-31
公分
,重
45
克
。
頭上有明顯的冠,雄鳥及雌鳥的面部分別呈黑色及灰色。
雄鳥呈鮮紅色,雌鳥則呈暗紅褐色。
它們主要吃穀物,也會吃
昆蟲
及
果實
,
並會喝
楓樹
的樹汁。
雄鳥是地盤性的,會以歌聲來定界。
雄鳥示愛時會用喙餵雌鳥吃
種子
。
它們每次會生
3-4
顆蛋,每年會生
2-4
次。
雄鳥主羽的顏色是來自所吃的
類胡蘿蔔素
紅色及黃色色素。
雄鳥具有
代謝
類胡蘿蔔素色素來製造主羽色彩。
當只吃具黃色色素的食物時,它們會變得較為淡紅色,而非黃色。
此外,知名手機遊戲
憤怒鳥
的紅鳥亦是以北美紅雀為原型設計的。
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
喜鵲(學名:Pica pica;英語:Eurasian magpie)
喜鵲是全世界廣泛分布的鳥類,
歐洲
、
亞洲
大部可見本物種,
非洲
北部和
北美洲
西部亦可見本物種;
喜鵲是適應能力比較強的鳥類,在山區、平原都有棲息,
無論是荒野、農田、郊區、城市都能看到牠們的身影。
喜鵲的體形似
鴉
,體長可達
43
-
46
厘米。
本物種的外形可以簡單地描述為「體形巨大的黑白兩色長尾鳥類」,
其頭部、頸部、胸部、背部、腰部均為黑色,略顯藍紫色金屬光澤;
肩羽、上下腹均為潔白色;
飛羽
和
尾羽
為近黑色的墨綠色,
帶輝綠色的金屬光澤
;
初級飛羽
的
內翈
均為潔白色,
飛行時可見雙翅端部潔白,另外在飛行中可見本物種背部的白色羽區形成一個
V
形。
本物種虹膜為褐色;
喙
、足均為黑色。
喜鵲常結成大群成對活動,白天在曠野農田覓食,
夜間在高大喬木的頂端棲息。
喜鵲是一種集體行動的鳥類,有地盤感,
要是踏入其他喜鵲的地盤會遭攻擊。
喜鵲是康熙年間自大陸引進臺灣,至今有
200
多年的歷史,
常可聽到有人以歸化種
(Naturalized species)
稱之
在東亞文化中,喜鵲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鳥類,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徵,
喜鵲登梅亦是中國畫中非常常見的題材,
它還經常出現在中國傳統詩歌、對聯中。
此外,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,每年的
七夕
人間所有的喜鵲會飛上天河,
搭起一條鵲橋,引分離的
牛郎
和
織女
相會,
因而在中華文化中鵲橋常常成為男女情緣。
喜鵲
是一種吉祥鳥,它的到來,必有喜事到。
喜雀站在梅花枝頭,形容喜事臨門,幸運吉祥。
此張紅梅是網路圖片 我貼到小畫家 再把我畫的喜鵲
縮小後 複製 貼上
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
紅頰藍飾雀(學名:Uraeginthus bengalus)
是
梅花雀科
藍飾雀屬
的一種,分布於非洲,該物種的保護狀況被評為
無危
。
紅頰藍飾雀的
身長:
12.5
公分
,
平均體重約為
9.9
克
。
平均壽命:
8
年
棲息地包括亞熱帶或熱帶的(低地)乾燥疏灌叢、牧草地、耕地、和鄉村花園。
雄性幼鳥無紅頰斑,剛孵出的幼雛腿部顏色較深。雄鳥兩頰有紅斑,也有少部分的雄鳥是黃頰斑。
在憤怒的小鳥中,紅頰藍飾雀飾演著藍色小鳥藍冰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訂閱:
文章 (Atom)